嘉兴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浙江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嘉兴中公教育 2020-07-15 15:02:15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考生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陷入知识点的误区,为了帮助考生合理备考,现整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考点的误区,并结合试题为大家解答。

以下结合例题为大家练一练:

1、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B。中公讲师解析:阶段性强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特点针对性教育。题干童年期的学生多采用直观教具,正是利用在童年期的学生的特点采用的针对性的方法。

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D。中公讲师解析: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分别是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的差异性。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B。中公讲师解析: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中心到四周的发展过程。题干人的认知水平由感知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属于顺序性。

4、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4.C。中公讲师解析:“高一(2)班”——同一个班的学生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也就说同一个阶段了。而同一个阶段不“一刀切”,说明班主任能够照顾到班上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这是尊重个别差异性的表现。

5、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生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A。中公讲师解析:题干强调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儿童”“青少年”这两个词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违背的是阶段性的规律。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