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29)
政策咨询:| 嘉兴中公教育 微信: jxzg123456 | ;17嘉兴公务员考试2群: 415805157
201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笔试 辅导课程 | 网校 | 1对 1 | 直播
1、平均来说,一个人在一家酒店住宿一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0至30千克,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60至180公里的排放量。在夏季或冬季集中使用空调时,这个数字将达到最高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酒店是碳排放大户
B.尽量避免夏冬季住酒店
C.住酒店最好少用空调
D.短途差旅开车往返较好
2、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圈,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
B.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
C.“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
D.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3、传统理论认为,人类先祖由于气候变化、树木减少、被迫离开树栖环境,选择在地面上直立行走。一项最新研究则认为,早期人类直立行走源自现今非洲东部和南部崎岖山脉地区,该地形是上新世纪时期火山喷发和构造板块移动形成的。人类的祖先被岩石地形和峡谷所吸引,这里可提供很好的庇护栖息地,同时有机会有诱捕猎物;这种环境要求早期人类具备直立行走和攀登的能力,因此人类祖先最终逐渐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
下列与最新研究的结论相符的是:()
A.气候变化致使早期人类选择直立行走
B.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更好适应地形环境
C.地质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人类早期祖先的行走方式
D.人类祖先由于食物匮乏被迫离开最初的生活环境
4、①历史上严重的干旱和洪水给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②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严重的干旱和洪水反复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③几千年来,人类以巨大的努力不屈不挠地进行着筑堤防洪、截流蓄水、开渠引水、掘井取水等传统模式的水利建设,推动着文明的发展
④而现代社会在严重的旱涝灾害面前仍然脆弱无力
⑤而且到处分布和大规模聚集的人口更易受生态破坏、气候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高频率、高强度的更大冲击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5、在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艺术基础教育的大趋势下,艺术基础教育必须承担起艺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职责,不要把孩子变成艺术考试或艺术类比赛的机器。目前基础教育部重视艺术教育,某种意义上是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客观造成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大量出现:教育部加大艺术在升学中的权重,如果不建立一套好的评价机制,就有可能造成应试局面,危害可能更大。
依据文意进行推断,解决“艺考热”的关键是:
A.国家教育部门要注重艺术基础教育,加强艺术类比赛
B.艺术基础教育必须承担起艺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职责
C.加大艺术在升学中的权重,限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发展
D.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机制,改变单纯的应试局面
6、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
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
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7、实际上,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当时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规定的救生船数量不是基于乘客人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客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配备救生船的目的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而是预备在发生事故时将乘客转移到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船搭载人数应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船则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动委屈。
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是( )
A.白星公司唯物是图的做法导致泰坦尼克悲剧的发生
B.英国当时的法律与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不一致
C.泰坦尼克号配备的救生船数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数量
D.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从技术角度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8、我们已经目睹,那些科幻小说中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未来科技逐一实现,并且改变了真实的世界。也许有一天,科幻小说不再思索和模拟技术的实际作用,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叙事者的主题、人类宿命甚至宇宙命运之上,我们仍要感谢它们帮助我们幻想过未来世界。只是,但愿永远可以有人像儒勒?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那样由衷地发问:难道人们真的不可能用更短的时间环游地球吗?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希望科幻作品( )
A.尽可能想象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B.更加关注科幻故事情节本身的发展
C.能够继续激励和启发未来科技的创新
D.应努力探讨未来科技应用的具体表现
9、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
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
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
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
10、元朝人画山水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不想宋朝人那么追求真山真水,却注意自己的“有笔有墨”,大家所称的“宋人丘壑”和“元人笔墨”正是指此。换言之,宋朝人爱大自然胜过笔墨,而元朝人爱自己的笔墨胜过大自然,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由此反映出宋元艺术家或刚或柔的不同情怀
B.由此可见元代画家造诣成就之非凡
C.这种求变的主张遂弥漫于整个元代画坛
D.这就是元朝画家重笔墨趣味的原因所在
参考答案:
1、A。文段首句即指出住宿酒店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意在说明住酒店的碳排放量较大。第二句则进一步指出季节对住酒店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影响。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住酒店产生的碳排放量大。因此本题选A项。B、C两项是说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文段并没有要说如何减少碳排放量。D项的开车并不能减少碳排放量。
2、A。文段讲述的是中国文化研究没能走出文化的视野来谈文化,后面进一步借用儒学研究的例子论证了中国学术轻视“术”,尤其是轻视社会的实践和特定文化背后的经济成因,最终无法得出客观中肯的结论。作者的意图在于强调中国文化研究缺少对经济成因的分析,因此A项符合文意。文段中只是说中国学术轻视“术”,缺少对经济成因的分析,而不是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因此排除B项。C项是文段最后举例说明的内容,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主要内容,因此排除。D项是文段举出的例子,也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主要内容,因此排除。
3、B。本题属于细节查找题。从一项最新的研究开始后面是重点,强调了人类祖先最终选择直立行走的原因。主旨句说这种环境要求人类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B选项是此同意替换。A是传统理论、C项迷惑度较高,但是其强调的重点是地质条件改变了人类行走方式,而不是人类去适应环境。因此选B。
4、A。观察四个选项,③句或①句为首句。③句引出人类防洪抗旱的话题,更适合做首句,排除B、D两项。②句有转折词“但是”,发现只有③句能与②句构成转折关系,因此③②应紧密相连,排除C项,A项正确。
5、D。提问是“明确解决‘艺考热’的关键”,文中第一句通过“必须”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艺术基础教育要承担最基本职责,之后陈述基础教育不重视艺术教育问题,最后陈述教育部加大艺术比重即“艺考热”重在建立好的评价机制,而D项强调建立完善综合评价机制,所以选择D项。
6、C。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文段说状元立刻进入翰林院,因此有更好的机会,即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选C。
A,文段只是说非进士出身基本无法成宰相,而不是状元。B,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D状元只是立刻进翰林院,没有说只有状元才可以,偷换逻辑。
7、C。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细节的把握。根据文段具体内容可知,A、B、D三项均无中生有,排除。根据文段中“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船搭载人数应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船则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8、C。文段首先肯定了科幻小说中想象科技的实现及其对真实世界的改变,然后假设科技小说有一天即使注意力从思索变成了叙事,我们还是要感谢它们帮助我们幻想过未来。最后一个“只是”表转折,后边是文段的重点,即期望科幻小说始终能够引导人们去思考和创新,对应C项。A项,文段的意思不是“想象”,而是科技实际对我们的影响。B与文段中心相悖,文段突出强调的是科幻作品对现实世界的影响。D项表述的是科幻作品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意思。因此C项当选。
9、B。文段首先介绍了“再生医学”的来由,之后介绍了“科学家对细胞多能性的技术寄予厚望”。观察选项发现,B项的“再生医学的由来”在文段第一句就点出了,因此下文不会再讲,B项当选。文段接下来主要是围绕细胞的多能性进行阐述,因此A、C两项与之话题一致,后文可能会详细阐述。D项与文段尾句话题一致,后文也有可能对此进行论述。
10、D。首先根据空的位置进行判定,该句起总结作用,但本句前为逗号故仅能总结本段文字的信息。显然文段后面谈论宋和明笔墨与自然的对比,同时通过表述关联词“而”突出强调元朝的做法,故横线处在于对元朝做法的总结。答案选择D。
相关行测题库: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3.20)
常见问题
- 浙江省考对学历学位有何具体要求?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考察时需要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吗?
- 公务员体检有什么要求?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微信公众号:嘉兴中公教育
(ID:jxzg123456)
专注嘉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