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答案(2.10)
公务员考试交流 73931689
1解析A。“综述”和“注释”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纯粹因为版面限制而“砍”、“删”,是典型的“削足适履”,因此正确答案为A。
2解析A。“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关系,“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关系,“即使……也”表示条件关系,“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从上下文可以判断出,“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与“具有合理合法性”是一种充分条件关系,所以应选A。
3解析C。“本质”指事物的根本特点,“实质”指本质,相互区别的标准应是“本质”;“布告”指将文件等张贴给群众看,“通告”指普遍告知;“辨别”指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指辨别(真假好坏)。我们应该对“真的香花、真的毒草”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别”符合题意。
4解析D。这是选择关联词的题型。句子中前半部公是假设关系,排除A、B,后半部分是条件关系,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D。
5解析D。新的政治、科技词语是引进西方文化后带来的,因此不是诞生,排除B、C;“雷同”含有贬义,指不该相同而相同,不符合语境,所以正确答案是D。
6.B。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为138619×8.06%≈11173(万人)。故选B。
7.D。经计算,2005、2010、2030、2090年15岁以下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分别为26.13%、25.74%、26.03%、22.94%,故选D。
8.C。2050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的比值为55.09÷20.34≈2.7,故选C。
9.D。根据表格可以看出21世纪最初十年是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最大的十年。故选D。
10.B。209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150551×23.48%≈35349.4(万人)。210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149497×23.89%≈35714.8万人,故选B。
11.B。【解析】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52-7-6=39(人)。他们共做对181-1×7-5×6=144(道)。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做对4道题的有(144-2.5×39)÷(4-1.5)=31(人)。
12.A。【解析】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蜘蛛数=(118-6×18)÷(8-6)=5(只)。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18-5=13(只)。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蝉数=(13×2-20)÷(2-1)=6(只)。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所以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
13.D。【解析】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25×4-86)÷(4-3)=14(岁)。1998年,兄年龄是14-4=10(岁)。父年龄是:(25-14)×4-4=40(岁)。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40-10)÷(3-1)=15(岁),这是2003年。所以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14.A。【解析】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兔”数=(30-3×7)÷(5-3)=4.5,“鸡”数=7-4.5=2.5,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所以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
15.C。【解析】以“分”作为钱的单位,我们设想,一种“鸡”有11只脚,一种“兔子”有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现在已经把买铅笔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利用上面算兔数公式,就有:蓝笔数=(19×16-280)÷(19-11)=24÷8=3(支)。红笔数=16-3=13(支)。所以买了1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
点击查看: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2.10)
相关行测题库:
常见问题
- 浙江省考对学历学位有何具体要求?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考察时需要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吗?
- 公务员体检有什么要求?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微信公众号:嘉兴中公教育
(ID:jxzg123456)
专注嘉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